昨天發了一篇『妹妹不一定要像姐姐』,今天來說說姐姐吧,
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,一定會常聽到長輩說:『哎呀,他比較小
你當姐姐(哥哥)的,就要讓他呀!』
當我有兩個寶貝後,我總會感覺到我家的姐姐常因為這樣的邀求
變得沈默,之前姐姐沒有抱怨,只是沈默或是拒絕和妹妹去同一個地方
姐姐,只會說,妹妹去就好,我不想去,我在她升小學一年級的暑假
發現這樣的狀況,這讓我回頭去檢討,我自己的教育態度
當家庭中出現了另一個小孩,長輩的目光自然而然會被小的吸引
我家是這樣的,包含表姐、表哥、等等一干大孩子永遠都被告“誡”
一定要讓小的
有一年暑假,P&S分開住了2天,因為姐姐說,我不想留下,我想跟媽媽回家
回到家後,我試著在輕鬆的談話中,問她為什麼不留在那多住兩天?
妳不是也很喜歡去玩嗎?
P的回答是,都沒有人跟我玩,我想玩的也都要先讓妹妹,因為她比較小
我想去的地方,也都不能先去,因為妹妹說她要先去別的地方,很無聊
都沒有人理我,而且我都一定要讓她,媽媽,為什麼我一定要讓妹妹?
這樣的疑惑,終於出現在剛升小學的Purple心中了,我想這個疑問一定
困擾她很久了吧!
孩子的表現都是這樣的,當她心中有疑惑,又問不出口的時候,她會先用
行為表達,如果父母沒有注意到,那就會演變成更強烈的抗議,例如:
故意唱反調或是偷偷欺負小的,還好我們家沒有演變成這種情況
我跟P說,『你沒有一定要讓妹妹』,P回答我說,可是“誰誰誰和誰誰誰,
都說我比較大,大的要讓小的”,我繼續跟P分享說:
『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你長大了,可以照顧妹妹,所以才這樣說』
『但是媽媽要跟你說,如果是你自己的東西或是你很喜歡的,不管是吃的
或是玩的,我們可以分享,但是不一定要讓,懂嗎?』
『因為,是屬於你的,你有權利決定要不要分享,沒有人可以強迫你,當然,
媽媽也會告訴你,分享的好處和為什麼要分享,然後你再決定要不要分享,如果
你自己不能決定,就可以問身邊的大人,最重要的是,如果你會因為分享或讓
覺得不開心,那你就可以不要分享或是讓』
對孩子來說『讓』和『分享』是不同的
『讓』是被動的,是不開心的,甚至有時是被強迫的
『分享』是主動的,是心甘情願的,有的孩子甚至是開心的
隨著孩子的成長,他們會遇到更複雜的事情,在『讓』與『分享』之間,只能
先讓他們瞭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決定的權利,當然在這些事件之後,都會
繼續衍生出其他的情緒和事件,但那都是要在發生了之後,才能體會的,
例如:有的家庭,如果不讓、不分享,就會遭到處罰,或是在群體中,不喜歡
分享的孩子,可能會比較孤單......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,但也是要讓他們自己體會
才能明白
在我們家,P知道她沒有一定要讓妹妹,當然S也體會到她當不了土霸王,
姐妹之間,當然就多了些爭吵,但是我覺得無傷,因為這些爭吵都是情感的累積
因為我們家兩個小朋友都願意分享,慢慢地也就不會再有讓與不讓的情節了!
留言列表